


纜入地條件已經成熟入地費用究竟由誰埋單清理城市空中“蜘蛛網”
2014-09-19
架空線纜入地硬件不成問題
蘭州中人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以通信管道工程為主業,投資建設蘭州市城區范圍內、形成覆蓋蘭州市新舊城區各主要區域的基礎通信管道網絡。8月6日,記者采訪了該公司負責工程建設的副總經理胡浩平。
據胡經理介紹,截至目前,中人管道公司在蘭州市三縣五區和蘭州新區共建設管道共計747管程公里。其中,蘭州四城區建設417管程公里,覆蓋城關區100條主次干道、七里河區30條主次干道,安寧區46條主次干道,西固區19條主次干道。“蘭州城區在治理范圍之內共有317條、約450公里的道路,可以說,四城區九成以上的主次干道都有我們的通信管道。”
架設在空中的線纜很難分清其產權單位,但中人管道公司的通信管道人井蓋有統一標識,人井內安裝有人井編號牌,能夠顯示所屬道路、人井編號、線纜產權單位和維護專線號碼。這樣,不僅管道檔案齊全,管道維修也無需重復開挖馬路。
弱電線纜已入地空中依舊亂如麻
修建了這么多的通信管道,利用率如何呢?“除了蘭州新區、高新區等地的通信管道還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其他的通信管道內都已被各線纜產權單位使用。”胡經理說,“現在,天空中有9種線纜,我們的管道將這9種線纜全都包涵在內。”
既然空中線纜都已經埋設在地下通信管道內,我們的城市天空為何還是一團亂麻?據了解,原來,各線纜產權單位在開展新業務時,其線纜都“鉆”進了中人管道公司敷設的地下通信管道內,原先還在運行的舊業務依然還在使用架空線纜。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蘭州城市上空的架空線纜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廢線。因為有些單位的線纜已經全部入地,空中線纜已廢棄不用,但清理線纜會產生一定的費用,清理下來的線纜也不能重復利用。所以,這部分廢線就無人清理,任由其盤踞在空中。
“就算蘭州已經建設好了地下通信管道,現在還是有人在空中架設線纜。”采訪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城建專家說,“蘭州架空線纜沒有統一的管理部門,沒人審批沒人管理,線纜產權單位在占用城市空間時隨意性太大,幾乎就是想怎么架就怎么架。所以,蘭州街頭的線纜看起就是橫七豎八、雜亂無章。”
線纜入地費用到底該由誰“埋單”?
地下電纜已經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并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和城市建設發展,在中國亦顯得越來越重要。實現城市架空線纜入地,一方面可以減少線纜對城市建筑的影響、保障居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節約土地資源,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城市的空間環境、消除城市空中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充氣式電纜密封管道系統是電纜入地管道的最好選擇,是目前一種比較好的解決方式。防水、防鼠、防盜一步到位,采用WQBZ充氣型電纜管道密封系統進行分段封堵,不但對電纜管道內的電纜線可以起到長期防水、防鼠、防盜的效果,同時還可以避免電纜保護管遭受破壞。因為WQBZ充氣型電纜管道密封系統采用的是柔性封堵技術,在產品安裝與拆卸時只要通過充氣或放棄就可以很方便的進行施工,不需要用工具費力的敲打開挖,自然就不會對電纜保護管造成損害。
當然,線纜入地、清除空中線纜會產生相應的費用,并且由于線纜公里數長,對于每個線纜產權單位來說,這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也正因為清理空中線纜會產生成本費用,線纜產權單位才會不顧城市形象,任由其在城市上空造成視覺污染。7月27日,蘭州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我市城區架空線纜入地問題。會議也認為,“線纜入地工程繁雜、投資額大。”那么,線纜入地的費用到底該由誰來“埋單”呢?
通信線纜既是企業發展中必須建設的硬件設施,也是一個城市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市政基礎設施。所以,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城建專家建議:“最好的辦法是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政府拿一部分補貼,企業自籌一部分。同時,這些線纜產權單位都是社會公認效益好的企業,企業在發展中占用了城市空間資源,也要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為城市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